從頂級功夫到文化魅力 中華年歷的深韻
[ 鐘表文化] 在2012年的巴塞爾鐘表展,Blancpain寶珀極富創新性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中華年歷腕表,方寸表盤之中,盡顯中華傳統計時之道(生肖年、天干地支、五行、時辰、月相)的魅力。該系列腕表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有別于僅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繪制于表盤之上的表層設計,寶珀則通過對表芯的重塑實現了腕表功能上的根本性的突破。
頂級功夫
中華年歷即我們一般所說的陰歷、農歷(以下統稱農歷),西方年歷即我們一般所說的陽歷、公歷(以下統稱公歷),這兩者的現實應用程度與內在運行邏輯是有很大區別的,相比較通用的公歷制計時腕表而言,腕表如果采用農歷制計時仍然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一、先天不足。公歷的計時原理比較簡單,根據4年48個月的平閏年周期設計48齒程序齒輪即可,而農歷的計時原理相對則復雜了許多,它是以19年為一個長周期,每一個周期都有12個包含12個農歷月的平年和7個包含13個農歷月的閏年,而且平年包括353天、354天、366天三種格式,閏年也包括383天、384天、385天三種格式,相比于公歷四年一周期的平年365天與閏年366天而言,不知要復雜多少倍;農歷計時還需要專門設計包含19個角扇區的長凸輪,這些角扇區的的高度不同代表了12個或13個的陰歷月份,同時,農歷計時還需要包括干支、生肖、甲子輪回等紀年內容的顯示功能。
二、后天不足。公歷是世界性的通用歷法,而農歷僅僅流行于東亞地區,現有的歷法工具大多是依據公歷的計時原理進行設計的,并沒有太多的根據農歷的計時原理設計歷法工具的經驗與技術。如此,我們不難理解,把這樣兩種歷法統一于塊表盤之上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終于,經過7年的不懈努力,寶珀研發出了這款由434個部件組成的超級復雜的3638型自動機械機芯,它突破了西方傳統太陽歷法公歷與中國傳統歷法農歷相結合的諸多技術難點,該款中華年歷表真正使得中國傳統的"陰陽干支"紀年與歷法完美呈現在表盤的腕表。
"小表盤、大文章"
該款腕表工藝紛繁復雜,技術巧妙精湛,將諸多沒有周期性規律的時間元素均勻且完美地呈現在表盤之上,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其中,柳葉形鏤空狀的時分指針、蛇形藍鋼指針與標準日歷,一目了然,隨時隨地都可以滿足現代生活的基本時間要求。
大表盤中心位置上下左右分布著四個小表盤,很巧妙的把中國傳統計時文化呈現了出來,12點鐘位置的小表盤顯示時辰數字及關于時辰稱謂的字符(24小時即十二時辰一周期);3點鐘位置顯示五行元素和十天干(10年一周期),配合著12點鐘位置的十二個地支,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躍然及于"表"上;9點鐘位置顯示農歷月(12個月一周期)、農歷日(30天一周期)及閏月;12點鐘方位的年份視窗顯示當年所屬生肖(12年一周期),既醒目又可愛;6點鐘方位則顯示著月相盈虧顯示,一上一下。
文化魅力
如果,我們從3點鐘位置的小表盤處著手,延順時針方向"走"過這四個小表盤,就會發現一幅很有意思的"景象"。陰陽八卦是謂道,道乃天地之大,及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乃生萬物。天地之間,先言天則有十天干,再言地,則有世人根據月相變遷而來的日期計時工具--農歷,及于具體時間的計時工具則有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時辰。天干地支,和合為一,即為道。
要想做出完整的、精準的月相表,一定離不開中國的歷法,只有中國歷法才能最完美地匹配月相顯示,最完美地詮釋月相腕表,最終寶珀成功推出了這枚中華年歷腕表,實際上這款表是寶珀月相系列的一個豐富和延伸。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瑞士鐘表的"大金主",瑞士制表師逐漸采用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比如說,伯爵使用了龍與鳳的琺瑯表盤,格拉蘇蒂原創在梅森瓷板表盤上畫上真金龍。但是雕龍畫鳳的藝術設計太過于表象,而無法深入中國文化的精髓,而真正能把中國文化的精髓融匯到西方的鐘表世界里的藝術設計莫過于這款寶珀經典系列中華年歷腕腕表了。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活脫脫的顯現于如此精妙的表盤之上,這些才是真正的王道。該款腕表不僅僅是一款實用性很強的腕表,更是一款值得閑暇之中、細細品味的藝術品。(圖\文 高崇)
2022-06-05 1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