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很自然就會認為新的產品會比過去的產品更完美,以手表來說,防水性更好、走時精準度更高是我們對現代手表的期許和普遍認知,相對來說市場上還在流通的一些老表或古董表,除非它是大品牌、貴金屬,或是有特別紀念意義的款式,一般來說人們還是傾向買新款為主,然而如果你熱衷于收藏手表,對于手表的走時精準度又比較敏感的話,在收表玩表的過程中或許會發現新表一定比老表走的準這種觀念不一定完全成立。
Seikomatic-F在1967年問世,這只表原汁原味,沒有拋磨整殼,符合是Roger收藏的第一個要求。
資深鐘表收藏家曾士昕Roger最近分享了他手上幾只SEIKO古董表,其中有一只K金的Seikomatic-P除了二手市場上比較少見之外,它的狀況之好也讓Roger感到相當驚艷,他提到這款Seikomatic-P的重量比起同為K金的Datejust 1601還要重,分量感十足。而在Roger所收藏的一些老SEIKO手表中,有一些都是年齡超過50年的古董,但它們到現在還能保持每日誤差在10秒以內的天文臺等級水準,甚至其中有兩只的誤差更驚人,誤差只在5秒內。這樣的表現放到現代的新表中比較也不遜色,別忘了它們的“年紀”已經超過半百,這應該會讓不少新表感到有點汗顏。
機芯狀況不錯,每天誤差約快5秒內。
Roger指出其實老SEIKO的入手價本來就以親民著稱,即使是等級較高的GS或KS,它們的價格通常也不會高到讓人手軟的程度。Roger分享他過往收購老SEIKO的有趣經驗,像是他大約在20年前于臺北饒河街一家老表店入手一只搭載6139機芯的庫存計時表(入手價是臺幣2500元),那款表為棕色面盤,表店老板說明道手表本身已經保養過,不過當年沒人要這種老家伙,所以他等于只收了洗油費用就把表讓給了Roger。
日本K金表通常不便宜,不過老表價錢相對容易入手
另外10多年前Roger在某次到臺北知名的王永昌鐘表逛逛時,隨口問了表店的王進龍老板有沒有GS老表可以推薦,結果王老板在一堆待拆解零件的老表堆中找出了一款狀況還可以的包金的GS,特別花了半個小時洗油,之后就大方說要送給Roger,結果Roger實戴實測后那只表一天只快2秒,明明品質很好,但是在店家眼中卻成了可以饋贈有人的禮物,當中多少也透露出老SEIKO的行情不甚理想。直到今天來說,SEIKO老表入手還是相對容易,預算只要抓個100美金左右都還可以找到經典優雅、走時也夠水準的好表,喜歡古董表的話,從SEIKO入門其實是個劃算也不容易失望的選擇。
原裝面盤未翻寫是老表保值的主因。
Roger表示大耳寬劍針是他的最愛。
" 2019-11-20 11:00:002019年適逢CITIZEN旗下戶外運動系列PROMASTER系列問世30周年,品牌自年初于瑞士BASEL WORLD中發布了搭載品牌光動能旗艦機芯F990的光動能GPS對時飛行腕表CC7014-82E以及PROMASTER 30周年限量表款家族中的Sky空CC7015-55E腕表等重磅表款,上市記者會當天邀請品牌之友中信兄弟象球隊的二軍總教練林威助,以及亞洲選球王周董周思齊先生現身搶先配戴CITIZEN PROMASTER系列最新腕表。
為了紀念與莫斯科大劇院合作十周年,愛彼推出CODE 11.59自動上煉Bolshoi限量表,僅在莫斯科限定店家發售。